本报北京7月10日讯(记者邓海云)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对我国首例新闻纸反倾销作出初步裁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记者日前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国家经贸委反倾销办公室负责人。
记者:新闻纸反倾销产业损害初步裁定是如何做出的?
反倾销办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1997年12月10日,外经贸部商国家经贸委决定对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国家经贸委负责产业损害和损害程度的调查和裁定。据此,国家经贸委会同原轻工总会组成了新闻纸反倾销调查小组,向有关当事人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分析,提交了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调查与裁决委员会作出了实质损害威胁的初步裁定。
记者:对新闻纸作出产业损害初步裁定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负责人:根据《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规定,确定倾销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主要考虑下列因素:(一)倾销产品的数量;(二)倾销产品的价格;(三)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四)倾销产品出口国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和库存。
初步证据表明,在被调查期间内,加拿大、韩国、美国大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倾销出口新闻纸。其中,加拿大1996年向中国出口新闻纸比1995年增长743.36%,1997年比1996年增长53.99%;韩国1996年向中国出口新闻纸比1995年增长155.98倍,1997年比1996年增长31.39%。加拿大、韩国、美国在大量对华出口的同时,不断降低价格,1997年向中国市场出口新闻纸价格分别比1996年下降15.3%、10.78%、7.79%。由此导致中国国内新闻纸产业受到严重损害。同时,加拿大、韩国、美国拥有巨大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以及相当数量的库存,存在进一步向中国市场大量低价出口新闻纸的可能性。
记者:能否具体谈谈倾销进口新闻纸对国内产业的损害情况?
负责人:初步调查表明,来自加、韩、美进口的新闻纸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主要表现在:
(一)中国国内相同产品的产量急剧萎缩。1997年1-11月份,国内九家新闻纸生产企业总产量为55.45万吨,比1996年同期下降20.57%。
(二)中国国内相同产品的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下降。1997年1-11月份,国内九家新闻纸生产企业销量比上年同期下降26.8%,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40%。
(三)中国国内相同产品价格被迫大幅度下调。1997年1-11月份在成本趋高的情况下,新闻纸平均价格比1996年同期平均价格下降7%。
(四)中国国内相同产品的库存大量积压。1997年11月底国内九家新闻纸生产企业库存比1996年同期增长2.55倍。
(五)中国国内新闻纸产业开工率严重不足。1996年下半年,国内九家新闻纸生产企业机器平均开工率为90%,1997年下半年下降为60%左右。
(六)中国国内新闻纸产业陷于严重亏损状态。1996年国内九家新闻纸生产企业税前利润为2.65亿元,1997年1-11月份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纸产业失业率大幅度上升。国内九家新闻纸生产企业1996年失业率为4.46%,1997年达17.94%。
记者:对新闻纸产业损害作出初步裁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负责人:国家经贸委产业损害初步裁定成立,同时外经贸部对倾销幅度也作出了裁定。根据《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规定,可以对被控倾销新闻纸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包括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或提供现金保证金。对新闻纸一案将采取由进口商提供现金保证金的方式。
记者:新闻纸反倾销立案调查和初步裁定有何意义?
负责人:新闻纸反倾销立案调查和初步裁定的做出,标志着我国反倾销法制制度的正式启动和实施。应当指出,倾销和补贴都是WTO所禁止的不公正的贸易行为,各国都反对倾销行为,我国采取反倾销措施是符合国际惯例和规范的。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对于维护正常贸易秩序,保护国内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新闻纸反倾销初裁后还要做哪些工作?
负责人:反倾销裁决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阶段,即:初步调查和裁决,最终调查和裁决。目前初步裁决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已进入最终裁决阶段。在最终调查阶段,反倾销调查部门将向有关当事人发出最终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分析,到相关企业进行实地核查,举行产业损害听证会,在此基础上,作出最终裁决。